专栏作家

王晓峰

  王晓峰,男,1956年12月26日生于辽宁瓦房店。毕业于旅大师专数学系(全日制),辽宁师大中文系(全日制)。文学学士。现为大连市文联创作研究部主任。
  主要社会兼职: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辽宁省文联委员、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、辽宁省作家协会特约评论家、辽宁省文艺评论家联席会理事,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,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兼职教授,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。
  个人简历
  1975—1978 知青;
  1978—1979 旅大师专数学系,学生;
  1979—1981 复县五中, 数学教师;
  1981—1985 辽宁师大中文系 ,学生;
  1985—1987 辽宁师大, 机关干部;
  1987—1989 大连海燕文学月刊社, 小说编辑;
  1987—2003大连市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,副主任,主任,兼任大连作家协会副主席、秘书长;
  2003— 大连市文联创作研究部主任。
   1997年5月—1998年3月,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山中街道挂职锻炼,任街道副主任;
   1998年3月—7月在大连理工大学的“大连市111工程工商管理培训班”学习MBA。
  王晓峰文学创作主要业绩
  自1979年发表文学作品以来,他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学评论及作品560多篇,共计100多万字。出版文学评论集《看法——王晓峰文学笔记》、《王晓峰文谈》、《灯下偶记》、文学作品集《离婚》、长篇纪实文学《七彩梦》,主编和参与主编了文学评论集和文学作品集40多部。
  王晓峰主要获奖小计
  1994年9月,王晓峰的文学评论集《王晓峰文谈》荣获辽宁省文联、辽宁省文学期刊理论研讨会颁发的“辽宁省文学期刊优秀论文奖”。
  1995年9月,王晓峰的文学评论集《灯下偶记》荣获辽宁省文联、辽宁省作协、辽宁省文学期刊论文评定会颁发的“辽宁省文学期刊优秀论文奖”。
  1996年5月,《王晓峰文谈》荣获辽宁省作协颁发的第二届“辽宁优秀文学评论奖三等奖”。
  1999年10月,文学评论《当代市民文化论纲》荣获辽宁省作协颁发的“首届辽宁文学奖—文学评论奖”。
  2001年1月,随笔《论上火》荣获《天津消防》编辑部、《文学自由谈》编辑部举办的“火文明与人居环境征文”三等奖。
  2002年,文学评论《媒体时代:文学虚构的危机》获辽宁省作协颁发的“第二届辽宁文学奖—文学评论奖”。
  2002年4月,被中国作协创研部、文艺报社、百花园月刊、小小说选刊等单位授予“小小说园丁”称号,并入选“中国当代小小说风云人物榜”(1982—2002年)。
  2002年5月,被辽宁省文联授予 “辽宁文艺之星”。
  2004年7月,作为辽宁省文艺评论界的唯一代表,参加了由国家人事部、中国文联举办的“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”。
  王晓峰组织编辑文学创作的主要业绩
  《汪国真——年轻的诗与思》10万字,主编。
  《这是一方沃土——大连新时期文艺评论集》20万字。
  《枫叶文丛》240万字,主编。
  《诗人鸿翼研究资料集》6万字,主编。
  《大连作家文库》280万字,主编。
  《英水长歌》15万字,主编。
  《徐德凝诗歌座谈会资料集》8万字,主编。
  《大连作家文丛》200万字,主编。
  《英雄壮举》26万字,副主编。
  《“大大连”文化论集》30万字,副主编。
  《海岸文集》180万字,主编。
  《大连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选》400万字,副主编。
  主要文学工作业绩
  近十几年来大连市文学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和组织者。他所策划并组织的文学活动主要有:
  2003年1月—10月,“大大连”文化建设征文。
  2001年8月,全国小小说(大连)笔会。全国小小说作家及编辑30余人出席了笔会。
  2001年8月19日—23日,全球华文诗人大聚会的“大连实德国际华人笔会”。十六、七个国家、地区及内地近百名诗人出席。
  2000年2月,与辽宁省文艺理论研究室共同主办“辽宁新时期文艺20年研讨会”。
  2000年11月,“中国作家看大连”活动。
  1999年6月,“99大连诗会”,邀请国内40多位诗人来大连进行诗歌艺术交流。
  1999年12月,与中国作协共同主办“孙惠芬长篇小说《歇马山庄》座谈会。”
  1998年8月,与《小小说选刊》编辑部共同主办“侯德云、宁春强小小说研讨会”。
  1998年,与百花文艺出版社、《鸭绿江》编辑部共同主办“鸿翼诗集《海之歌》研讨会”。
  1997年6月,大连长篇小说座谈会。
  1996年,与辽宁省文艺理论研究室共同主办“文艺:世纪末的回顾与前瞻”研讨会。
  1996年5月,大连市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,大连市诗歌座谈会。。
  1994年11月,大连市县区文学座谈会。
  1993年7月,“北方香港”文化建设座谈会。
  1993年9月—11月,大连市“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”征文。
  1991年,汪国真诗歌大型讲座。

作品展示

 
《当下小小说》
《当下小小说》

  小小说是以新的话语方式体现文学传统即文学精神的一种小说文体。作为精短文体,它以精短的话语方式——精短的意蕴结构、精短的情节结构和精短的句群结构而独立于其他小说文体。小小说的魅力就在于,它不仅仅是一种文体,而更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结果。本书细致地梳理了小小说发展的历史和文体特征,是小小说理沦研究领域的力作。     [详细]

《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》
《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》

  有人说这是一本随笔集,但作者本人强调是地地道道的评论。这些智慧的文字透过阳光,连穿过的雾霭也显得迷离温煦了。大连的水土养育了作者的灵性和品格,那是润泽的,也是充满底气的美文学。批评写得有了色彩,有了他的心跳,写明白又写得好看。作者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,“酷评”不是他的做派。因此,阅读他的批评文章,就如同在与一位平和谦逊的智者闲谈。我们从书中看到,文艺评论完全可以不必正襟危坐板着脸说话,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更活泼更洒脱的表述方式。     [详细]

《灯下偶记》
《灯下偶记》

 目 录  理论的风采  第一辑 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——短论“留学生文学”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拘束——对近期长篇小说的一点看法 长篇小说,翻开了辉煌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——喜读《5.19长镜头》 看完《文化苦旅》之后 苦涩的文化之旅——《文明的碎片》读后 浅说《废都》 从《曾国藩》说开去 《霓裳》是好看的书吗 对《青春不再》的思考 苍茫远山悲烈人生——《薄如蝉翼的远山》释读 在时代与未来的选择面前——读《晨光》 于细微处更见意趣深远——评小小说《阳台上》 小说无法  第二辑 何为读书 权做一种     [详细]

《王晓峰文谈》
《王晓峰文谈》

 目 录  A篇 当代小说的城市世界 当代小说的变态世界 当代小说的动物世界 当代小说的男人和女人世界 当代大学生小说的爱情世界 当代小说的批评世界 当代长篇小说的世界 当代小说的留学生文学世界  B篇 小说的调子 小说的模糊性主题 小说情节的强化和淡化 小说的故事 小说的内蕴 小说的观察 小说的品格 小说无法 当代小说观简述  C篇 王蒙小说的文化背景 对人生困境的忧虑和豁达 现实的描述浪漫的情思 《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》的出源及所受的影响 邓刚三篇近作的试释 心怀着至真至善 论孙惠芬的小说 文学也     [详细]

《看法——王晓峰文学笔记》
《看法——王晓峰文学笔记》

     目 录      市民文化论纲      一座城市的发展和文学的存在      进入两千年的文学通报      世纪之交的文学排行榜      进入了媒体时代——文学虚构的危机      让我们现在来谈情说爱吧          人类本能欲望的罪与罚     人类现存境遇的两难心绪      当下小小说      一个俗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天地      一个“流氓”眼里的女人      汪国真的秘密      新时期辽宁中短篇小说的主潮     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    [详细]

主要作品

 

相关文章及评论